陜西(shaanxi),簡稱“
陜”或“
秦”,
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,省會古都
西安。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5°29′~111°15′,北緯31°42′~39°35′之間,自然區劃上因
秦嶺-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。位于
西北內陸腹地,橫跨黃河和
長江兩大流域中部,連接中國東、中部地區和西北、西南的重要樞紐。[1-2]
陜西是中國經緯度基準點
大地原點和北京時間
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。全省總面積20.58萬平方公里,截止2016年底,全省常住人口3812.62萬,下轄1個副省級城市、9個地級市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[3]
,其中
西安、
寶雞兩市城市人口過百萬。[4]
陜西歷史悠久,是
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,上古時為雍州、
梁州所在,是
炎帝故里及
黃帝的葬地。西周初年,周成王以
陜原為界,原西由
召公管轄,后人遂稱陜原以西為“陜西”。陜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,九個大一統王朝,有五個建都西安(咸陽),留下的
帝王陵墓共79座,被稱為“東方金字塔”。
2016年8月31日,陜西正式獲批成為第三批7個新設立自貿試驗區的省份之一。
[收縮介紹]